在中國的廣闊土地上,
面食不僅是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是攜帶著豐富文化和歷史的藝術形式。
每一種面食,
都是對中國傳統手藝和文化的一次致敬。
青海拉面。新華網 (卡婭梅朵 攝)
4000年前,青海喇家遺址出土的一碗面,
雖已風干,卻凝結了先民的生存智慧。
這是在青海喇家遺址拍攝的出土時的面條(2002年11月22日攝)。新華社發(葉茂林 攝)
倒置的碗里,
保留著面條形狀的遺跡。
這些面條長度約50厘米,
寬度僅為3毫米。
盡管經歷了歲月的風化,
但其卷曲纏繞的輪廓依然清晰可辨。
這些古老的面條在形態上與
當今的拉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里面還有肉類和花椒等調料。
這是喇家遺址面條出土時的紅陶碗和碗中存有的遺物(2002年11月22日攝)。新華社發(葉茂林 攝)
青海拉面,
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工藝著稱。
采用當地優質小麥精心制作的面條,
每一次搓揉和烹煮,
都承載著這里的風土人情和智慧的結晶。
搭配上精選牛肉和清爽的牛肉湯,
再加入多種香料和蔬菜,
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之中,
不僅有味覺的誘惑,
更能聽見歷史深邃的回響。
它們在空氣中緩緩繞舞,
仿佛帶著時間的重量。
拉面師傅展示制作的拉面。新華社發 (張宏祥 攝)
一位老師傅“拉面穿針”,
用二兩干面粉,
可以拉出1024根面。
一個2毫米寬的針眼里,
能穿進42根面條。
青海拉面不僅是一道地方美食,
更承載著充滿傳奇的“拉面經濟”發展史。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的拉面故事,
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
創業初期,化隆人拖家帶口,
“一臺爐、兩口鍋、三個人、四張桌”,
開夫妻店、兄弟鋪。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德恒隆鄉的回族群眾正在參加政府組織的拉面培訓班(2008年7月17日攝)。新華社發 (葉超 攝)
隨著時間的推移,
拉面的口味和品質,
吸引了更多的顧客并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如今,青海拉面在全國337個城市
擁有店面3.26萬家,
占據全國拉面市場店面總數的50%,
從業人數達19.3萬人。
作為中國美味還走出了國門,
在埃及、馬來西亞、俄羅斯、韓國等17個國家落地生根。
在埃及首都開羅,一名男子和拉面師傅合影(2019年6月14日攝)。新華社發 (鄔惠我 攝)
“拉面經濟”的電子商務化轉型,
為青海拉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拉面產業電商服務中心”等平臺成立,
形成了質檢、展銷、物流、冷鏈配送
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一碗面條承載著悠久的香氣,
跨越了千年歲月的塵封。
它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
流淌著歲月的故事,
穿梭在寬廣的時空中,
最終抵達我們的餐桌。
這碗面條宛如一座橋梁,
橫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
它不僅僅是食物,
更是一種文化的交匯,一種歷史的共鳴。
它們在不同文明的交匯點上,
編織出一幅豐富多彩的文化圖譜。
策 劃:錢 彤 周紅軍
監 制:楊壽德 萬方 史衛燕
統籌:潘彬彬 卡婭梅朵
編輯:別培輝 杜笑微(實習)
動圖素材:郭勇良
新華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青海分社
新華網青海分公司
聯合出品